春叶(2/2)
我们终于又相见了,只是如今身份有别,一切都不同了。”他说话的姿态端肃非常,分明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本该动情无比的话,他说出来也像是念诵佛经。王妃心中无限思量,只觉惶惶又茫茫,更生出无限怨恨,她怨恨常陆亲王对她疏远的态度,更怨恨自己一心求死,留下小姐一人孤苦伶仃。王妃用袖子掩住面容,样子非常痛苦,她心想从今之后她与常陆亲王的夫妻之情,恐怕难以延续了罢。常陆亲王宽慰她:“如今你终于脱离尘世,来到这极乐之净土,为何如此悲伤呢”亲王成佛后,初时无比记挂王妃和小姐,他终日郁郁,想求得菩萨恩典,得以庇佑常陆王府。亲王在人间的身份非常高贵,他精修佛法,在佛法上有很深的造诣,又因生前常与人善,得以来此极乐之境,亲王感念菩萨恩德,更加精心修习佛法,他在佛法中感受到人生之真境,逐渐淡却了对尘世的留恋。对尘世过往,亲王只剩下了因果轮回之说,他为王妃求得佛生,只要王妃诚心修习佛法,便能修成佛身,可在此极乐之境与他常伴。王妃此时却悲痛难言,她离开尘世来到此处,见到了思念不已的亲王,亲王却看淡了夫妻情分,王妃只觉自己的一切被限制了,前途渺茫无依,一时之间肝肠寸断。
亲王一只手转动着佛珠,接着说到:“我为你求得了菩萨的恩典,从此你可在此修习佛法,待塑得佛身,你我便可长久相伴了,你快点忘掉尘世之苦,一心追求佛经真理才是。”王妃微微颔首,额发向前垂下,掩住含着眼泪的双眼,她觉得被亲王看见自己这样痛苦的模样很难为情,于是竭力掩饰自己的失态。她回答道:“我不过是可怜我们的小女儿,我死之后她便无人可依了。”亲王回忆起曾经和女儿生活时的快乐场景,小姐虽然性情孤僻,却唯独亲近自己这个性情古板的父亲,甚至对王妃也有所保留的事情,也毫无保留说给亲王。她偎依在亲王怀里,看亲王弹奏七弦琴时孺慕的神态,亲王甚至还清晰记在脑海中。他又回忆起常陆王府中的山草花木,虽然天上人间已隔多年,竟然还历历在目,亲王又被牵动心肠,不禁流下眼泪。他望着窗外初开的樱花说:“虽说菊花品格高雅,无花可及,但樱花确实更合人们心意,樱花初开时的娇艳,一如与我分离的小女儿啊!”亲王吟诗道:
“春日樱花诚可爱,
最爱应是初开时。”
常陆王妃亦和诗云:
“花落满庭无人怜,
终日寂寂春已残。
盛开的樱花娇艳无比,但落下的樱花确实不值得怜惜啊。”王妃直直地看着亲王,亲王正为自己的失态感到难为情,他在心中责难自己留恋尘世,不配来到这极乐之地歆享永生之乐,听到王妃抱怨自己无情的话,更是不知应当如何,于是亲王默默无言,并不与王妃对视。
王妃心中大恸,真如神魂相离,她终于定下心神,对亲王说道:“我有幸来到极乐之境,得以与你重逢。但我心智不坚,对尘世尚有依恋,佛法难以精成。我不希冀能够成佛,只愿成为佛堂香案上的一撮烟灰,终日接受佛祖度化,以便消除生前罪孽,求得佛祖庇佑我无依无靠的女儿。”亲王答道:“我早已佛前许下心愿,希望每年在你们的梦中与你们相见,未曾想到你因病身死。”王妃心中略得安慰,又听见亲王继续说道:“我在人间时,先帝曾赐我两颗中国得道高僧的舍利子,我昼夜赏玩,爱不释手,用对佛祖的虔诚之心对待它。也许蒙那位仙逝高僧余留的佛法加持吧,我才得以来此。我身死后,茫茫然飘到天上,如置于另一番世界。”亲王打开随身携带的黑檀木雕刻的莲花座盒子,一颗闪着耀眼金光的舍利子映如眼帘。亲王接着说道:“我身死前,将这两颗舍利子放在香案上日夜供奉,但其中这一颗舍利子却随我一同来到这里,我想你没注意到少了一颗舍利子吧。”
王妃想起了这件事。亲王逝世后,她无心它事,很快便病倒了,更换香案上贡品的事,和添香扫灰的事,都一并交给乳母去做。装着舍利子的莲花座盒子,便再未被打开过,其中一颗舍利子不翼而飞,王府中实在无人知晓。王妃正正冥思着,便觉袖中有什么小物件在动,原来是一颗闪着金光的舍利子从袖中飞出,飞到了亲王手上的盒子中。两颗舍利子靠在一起,霎时之间,金光四射,似是佛祖亲临,着实令人感到诚惶诚恐。
倏忽之间,那金光又消失了,盒中的舍利子亦消失不见,亲王答道:“我们好容易再见,你何必如此固执呢。”王妃默然不语,她心中当然不愿自己化作一堆香灰,但留在亲王身边,夫妻二人从此亲近不得,更添痛苦。良久,王妃终于叹息:“蒙佛祖亲眷,信女微贱之身,亦能荣登宝殿,信女已打算从此断绝尘世之心,然而信女小女儿,在尘世孤苦伶仃,生涯茫茫,前途未明。信女只愿能将自身的福泽披被到她身上,也好使我们母女之情得以圆满,除此以外,信女别无所求。”亲王终于放心,他实在不舍得再与王妃分离,他注目眼前的人,虽然王妃病体衰弱,芳肌清减,但她品行高洁,容貌清秀端正,毕竟与众不同。她的头发浓密而长,额前的垂发修剪得非常美丽,小姐也有一头美丽的秀发,可见小姐不过是继承了王妃罢了。亲王回忆当初与王妃亲密无间的样子,觉得非常感动,他作诗道:
“人生茫茫皆是恨,
生前死后难自专。
真是可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