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深度血缘 > 第24章

第24章(2/2)

目录

这条猜测引得众女生狂嚎,却让男性群体不屑一顾。

“我反正知道周伯清老师会过来,”一名男学生冒泡:“我亲戚跟周伯清老师交好,他自己透露说要回母校参加校庆跟讲座。”

“什么讲座?”发问的人显示为金融2班的梁思齐。

“法治教堂,犯罪心理学。”杜若申也冒出来,推送一条预约讲座的网址。

这条短暂的对话很快就被其他猜测淹没,徐辅导员偏在这时发了一条语音,神秘地道:“今年来的大佬多得很,你们为何不往自己的专业方向上靠拢,尤其是某些人物?”

说罢,寂静了片刻。

有人随即开玩笑地道:“总不能是那谁吧,怎么可能啊,哈哈哈……”

同学追评道:“人家是领导人,能跑过来给个小屁孩颁奖?真要与金融扯上关系的话,我觉得可能是张义林先生,他不是刚担任**银行的行长吗?”

众说纷纭,梁思齐同学却在此时杜若申说:“这官网链接怎么打不开。”

之前那名首先提到周伯清的学生插进来:“你别在微信上点,直接到校方网站预约。”

“好的。”接着又被其他对话淹没。

用手机查询校网上的预约信息,等走到辅导员办公室都未没进得了网页。辅导员给进门的学生发志愿者袖章,顺便朝埋着脑袋的梁思齐说:“别玩手机了,快过来拿袖章。”

“哦。”他收起手机,接过印着志愿者三个字的袖章,一面试戴,一面听辅导员叮嘱:“志愿活动跟领奖有些冲突,你只管前期的迎接校友活动就行,别忘了领奖啊!”

思齐点头,想起什么,问:“老师,周伯清教授从南门还是北门进?”

辅导员却笑着说这谁能知道,这问题就像在问他明天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一样,50%的概率嘛!周伯清的《犯罪心理学》他反复拜读了两遍,其中的很多案例分析细腻真实,是思齐很崇拜的学者。

第二天一大早闹铃还没响,杜若申的微信电话就提前打过来。

“大家都到了,你怎么还没来?”

思齐摘下临睡前塞在耳朵里的耳机,爬起来看闹钟:“不是九点钟集合?”现在才七点。

“志愿者提前两小时。”杜若申叹息。

蒋小笙取出烤箱里的可颂,正欲去取热好的牛奶,耳边传来一阵匆忙下楼的脚步声,闯进厨房的人手忙脚乱地问:“蒋姨,我校服呢?”

“在更衣室里放着呢,”蒋小笙被他的慌张带动起来,急着问:“还早得很呢,您总要吃过早餐再……”

“我记错时间了。”更衣室半掩的房门传出那人的回答。

大学校服糅合着西方绅士与东方的严谨,大体是中山装的款式,衬得二十出头的小青年很是精神。

蒋小笙趁思齐换鞋的空档往他背包里塞了一瓶热牛奶并几片吐司,欲伸手为他系领带,被思齐猫腰躲过,风风火火地跑了。

志愿者团队掐着七点钟集合,在体育馆集合后便将各成员分配至各指定区域,等莅临活动的贵宾或校友前来,会主动介绍校史或者为迷路的人指路。</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