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诚恐成皇 > 第10章

第10章(2/2)

目录

草编小人儿摊主:“嘿嘿……好看吧公子,这可是我们一家子亲手做的……要不您给家里孩子带上几个?”

李诗:“什么都能做?”

“当然,我的手艺您放心!”

沉思一会儿,李诗道:“那编个我,再编个他。”他向后指了指扈天机。

“得嘞!您一会儿来取,只是……您的面具盖住脸了,小人怎么……”

“你想干什么?”扈天机突然出声,下意识狠狠瞪着摊主。摊主不知所云,抬头一看,吓得险些跌在地上。

“不用怕,我家侍卫眼睛有点毛病,”李诗拿折扇敲了敲扈天机,“没脸就没脸,那也别做他的脸,我照按原价给,你做就是了。”

“好……好……”摊主赶紧道。

李诗再次停驻脚步,是在一个卖诗画的摊位前。

扈天机以为他是对此类事物情有独钟,可仔细瞅了几眼摊位上挂的人像,险些让他笑岔了气。

这画的分明就是李诗!

而李诗第一眼认出的不是画像,而是旁边挂着的一幅字。

字迹不是自己,但内容完全是自己曾作过的文章,荀观言布置下的那篇以“自然”为题的文章中的一部分。

想来应该是那次意外,书卷被有心的百姓拾走,使文章流失在了民间。

“哎呀……果然还是文人最懂文人,这位公子,你可知这些是谁作的?”摊主一袭素衣,轻摇着折扇,款款向他们走来,然后站定向二人行了个礼。

“不知。”李诗道。

“你可知道为何现在市面上的宣纸都卖得如此贵?像我这样的书画摊主终于在市上扬眉吐气了一回,卖肉的都羡慕我们!”摊主越说越激动,终于讲到了高潮,他一屏气,折扇一开,“说出来吓死你们!这是当朝文道圣子作的文章!”

李诗听后没反应。摊主忙将狂喜的表情投向扈天机,也没反应,这个威武的侍卫甚至想笑。

“你们别不信啊!你去问问,随便敲一家门,大家都看到文道圣子的真容了!他带了一车书,因为事故来不及收走,全被我们瓜分了去,第二日就进行传抄。现在圣子的画像都供不应求,公子小姐们最为喜欢……”摊主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拍手掌,“我愚笨,公子你当然看不上这些抄本,圣子遗下的书卷我有四五本,真迹!买回家中,子孙后代皆才皆福!”

李诗挑眉:“你拿来我瞧瞧。”

先前还故作矜持的摊主一听这话,慌得好比兽见了食,忙去取来压在箱底的五卷书,仿佛还不忍让李诗拿在手里,亲自为他翻阅:“您看看,这字,天下无人再写得了。”

“好,”李诗仅看几眼,故作思索点头,向后招了招手,“五本我全都要。你,过来给钱。”

扈天机无奈,就算摊主再怎么狮子大开口,他也只能照价给他。

谁知这摊主见好就攀,又在一边悄悄对扈天机道:“这位将士,见你仪表堂堂威风凛凛,自古武者配文人,买一幅画像置于房里,刚柔相济,福运连连啊!”

“柔?”扈天机眉头一皱,不耐烦道:“我要你这东西都是浪费。”

摊主从来没见过这么凶的侍从,一时哑言。看了看李诗,又看了看他,悄悄道:“好……好……”

寻回自己部分文章,也好给荀观言一个交代。临走前,李诗突然道:“有没有纸笔?”

“有的有的,给您。”摊主取来纸笔给他。

“你不许看。”

“是……是……”摊主只得退了老远,一边想着这两人可真是奇怪。

宣纸一展,扈天机将两端一紧拿在手中,李诗以左手蘸墨,提笔就来:

年少生藉野,

乱世求太平。

俯仰天地中,

扬帆付凤鸣。

百岁诗未改,

十年屈帝情。

北宫谪文曲,

原是尘土心。

最后,在下角盖上了皇印。

他将宣纸卷好,交到摊主手中:“君子信以成之,待日中之时才可展开,可应?”

“是,”摊主向他行礼,“小人应下了。”

?

不管民间各种风起云涌,只要回到隐世的居处,或是皇城之中,你若不想知,便可脱离一切喧嚣。

过了几天,李诗的手痊愈。

白衣换回皇袍,他既身为文道圣子,就终究会回去。

扈天机在最前方驭着御马,睚眦的剑鼻反射着柔和的夕阳,车檐上悬挂的金铃与李诗头上的冕旒叮叮相和。众多将士武装跟随护卫着皇车,纷乱的马蹄下扬起一片黄沙。

夕阳无限好……

其中一个将士策马接近扈天机。

“报万岁,文道万岁想减慢行速。”

“多事。”扈天机看了眼天色,抬臂向后一挥,所有人都随他勒紧缰绳减慢速度。

纵然近黄昏。

车内,马上,两人同时望着如血夕阳。

他胸怀壮阔,他心涌诗情。

什么时候才能好好看一场景。

?

“哥!你的手怎么样了?”李鲤赶来迎接。

“痊愈了,还有……”李诗命人端来一个小箱,打开,里面全都是未拆的信,“我不是你爹,不想知道你每日都干了什么,若再敢把此类废纸寄往白云宫,我就让你把它们全吃下去。”

“我这不是怕你无聊,给你找点事干嘛……听说你又出门玩了?还跟大个子一起。”

“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知道?”李鲤不敢相信这话,几乎要惊掉眼珠子,“哥,你可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文道圣子两次大驾街市,妇孺皆知,你都把民间搅成一锅烂粥了!不信你现在去看,就算这个时辰,还会有人蹲街上等着看你!”

这破烂比喻让李诗皱了皱眉。

此时,晚市上。

“小姐,你已等三个时辰了,文道圣子不会来了,老爷喊你回家用晚膳呢!”管家无奈道。

“你在朝廷做官?你怎么知道圣子不会来?晚市那么热闹万一他来了怎么办?给本姑娘继续蹲!姐妹们,一起啊!”

“姐姐说得对!”

姑娘们附和着,拉着自家侍仆继续蹲街市。

李诗扭头就走,根本不想搭理李鲤:“我累了,别来烦我。”

“哥!你……”

这时,长廊内迎面走来一人。

倩影袅娜,雅香邈邈,宛若月宫仙子。

正是政道圣子童胤。

“文昧?”她柔声问着,眼中却已有欣喜。

“元后。”李诗向她行了礼。

“好久不见,你的手可怎样了?过来让我瞧瞧……”她小心翼翼地托起他右手,借着月光仔细察看,轻轻吹了口气,“都说你伤得重,手痊愈虽重要,但也别委屈了自己。很疼吧?”

“已经无事,让你费心了。”李诗垂眸。

文道圣子右手若是出了事,对于国家的损失,她只字不提。她只是叹气,后道:

“若是每次有更多的人能奔赴险地,助你护你,怎会让你受这样的罪?”

两人沉默了。

“我哥已经没事了,”李鲤打破沉寂,“倒是元后,这么晚了要到哪里去?”

“郑国皇帝来探病,看望均良和文昧。估计要住下些日子,他恨不得带了一乘侍臣,真不知道是怕是敬,”童胤冷笑一声,“我正准备与均良一同见他。”

郑国,基本算的上是吴均良一统天下后唯一放过的,没有吞并的国家。最早采用妥协政策,因为有助于统一,后来甚至被吴均良扶持,令这寸地尺天的小国逐渐涨势。

“好了,我得走了,”童胤微笑,“文昧就算了,但是李家弟弟,下次见我要喊姐。”

李鲤听后第一反应是指着李诗:“为啥他就不用。”

童胤闻后也不答,轻轻笑着,从两人身边款款走过……

“对了,”她想起了什么似的回头,“文昧,有从皇城外寄来的包裹,说是给你。内容经人查验过,好像对你挺重要才留下。对方是一群布衣文人,定是几经辗转才能被皇室接纳……怎么,才逛两次民间,就有文人墨客醉心于你了?”

“哪会……我知道了。”李诗答道,也开始疑惑包裹内容。

回至文曲殿。

天下唯一一座最大的紫檀木书案静静卧在殿中,分外显目。案腿雕为古兽俯伏状,案面流云纹理与山河丹青相得益彰,整一座鬼斧神工。为李鲤携唐古道共同制成,在李诗冠礼之日赠予他。

案面上摆放着一件已拆开的包裹。共十三本书卷,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却残破不堪,皆为李诗所作原本。

流失在民间的,全部归还给了他。

不知那书画摊主为收回所有书卷,呼唤同行,整理散本,花费了多大力气……

突然,两个绿茸茸的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拿出一看,是两个草编的小人。一个衣袂飘飘,一个身披铠甲,可爱至极,但都没脸。

看着它们,李诗勾唇一笑。

黎民啊……</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