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红颜人生 > 第三章 小青名改梅婉婷 完家村主事梅月香

第三章 小青名改梅婉婷 完家村主事梅月香(2/2)

目录

李老师点点头说道:“哦,我知道了。”

李老师又问了几个学生的姓名,也只是一些猪马牛羊的的名字,李老师听着别扭,总觉得的这些名字不好,李老师就笑着说道:“你们现在的名字实在不好听,就算是小名吧,老师再给你们起一个大名,你们在学校里就互相之间叫大名,不要再叫小名了,你们愿意让老师给你们起大名吗?”

学生们当然高兴了,齐声说“我们愿意”。

李老师给他们一个个都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大名,同学们都高兴地不得了。

在给小青起名字的时候李老师笑着说道:“梅小青,这个名字本身也很不错,不过,老师还是给你改动一下吧,应该就更好听了,就叫梅婉婷吧,你看怎么样?”

小青高兴地说道:“梅婉婷,我喜欢,太好听了。”

从自小青就有了大名了,梅月香很喜欢女儿有了这么好听的大名,在家里她叫小青已经习惯了,还是叫小青,在正规的场合就叫梅婉婷。这个时候,梅婉婷更加觉得还是有文化好,你看人家李老师就改的这个名字多好听,这梅婉婷多洋气呀。

完家村解放了,完家村的人得到的最大的好处应该说就是人人有地种了,人人也有窑住了,村里把完狗狗家的地和豁豁嘴家的地分给了没有地种的人家,完解放再一次分到了土地。分到地的人家都高兴极了,特别是完解放,也把婆姨从娘家接了回来,儿子也从完狗狗家叫回来了,全家团圆了,自然他是完家村里受益最大的一个人,也是完家村里最高兴的一个,那就是完解放了。

分土地的时候,没有给梅月香家分上土地,这主要是梅月香家有六亩土地,比平均土地还要多,再说,六亩土地也够梅月香一个女人种的了,所以土改的时候既没有给她家分土地,也没有给她家分窑洞,她们家有两只窑洞,还有两间厦子,住的也够宽裕的了,所以梅月向家什么也没有分到。

完家村解放了,解放以后的完家村最大的变化,就是完家村有了朝气,人也有了精神。以前完家村只能看见几个老汉靠着墙角晒太阳,说大天,这里就是完家村最热闹得地方。再就是听见完大胆吃不上饭的时候骂大街,觉得听完大胆骂大街最热闹,最多的时候就是听见谁家两口子吵架,这些就是完家村里人所能看到的戏活景。现在不一样了,可热闹了,经常开个批斗会什么的,人们就有机会凑到一起说说话,看看热闹,每当听到挂在村头上的烂犁铧被完解放敲响的时候,那就是完家村最热闹的时候,不论是晚上还是白天,人们只要听见犁铧的响声,就蜂拥而至。再就是可以听见小学校的歌声,学校的歌声成了完家村的一景,每天早晨学生们要跑操,每天放学的时候还要唱歌,在学生唱歌的时候,完家村的人都会站在村边上听学生唱歌。完家村有了生气。

土改工作结束了,土改工作队要走了,在工作队走以前,王队长正式找梅月香谈了一次话,主要就是说,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考察,完解放没有能力管理好完家村,管理完家村的这一副重担就交给梅月香同志了,希望梅月香同志不要辜负了党组织的信任,要很好地把这一副重担挑起来,经受住组织的考验,今后有什么事情就多请示乡领导,听从乡领导的安排,乡领导叫怎么干就怎么干,依靠党的领导。

王队长的话,梅月香听得似懂非懂,但大概的意思还是明白了,最能让她明白的就是一切听乡里领导的,乡里的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

完家村的领导班子做了调整,梅月香担任村长兼妇女主任,完解放继续担任贫协主席兼民兵队长,村里的一切工作听梅月香的,特别嘱咐完解放一切工作都不要自作主张,必须先请示梅月香再做决定。

土改工作队走了以后,梅月香就更加忙了,全村的大小事情都要她管,村里的男人打女人她要管,村里的婆姨生娃她还要管,谁家的地种不上她也要管,就连哪家的娃不上学李老师也要找她,忙的她不亦乐乎。村里的事情也还好说,毕竟都在村里,最让她头疼的事情是就是经常乡里总是找她开会,她去乡里开会,有的她能听明白,有的她还听不明白,工作她很吃力,有的时候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坚持下去。不过她和其他村里的村长相比,乡里的领导认为她还算是一个明白人,也算作是一个能人,所以乡里的领导还很看重梅月香,梅月香也是乡里重点培养对象。

梅月香整天很忙,有的时候到乡里开会就在乡里吃饭,也就顾不上梅婉婷吃饭的事情了,没有办法,梅婉婷只好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饭,凑活的吃一点,就这样,梅婉婷心里还是暖洋洋的,那高兴的心情可以说难以言表,她知道,妈妈这是给村里人办事,这是新政府看的起妈妈。梅婉婷和妈妈一样也很忙,她是班长,也可以说是学校里有什么事情,李老师都和她商量,班里的很多事情都要她来管理,包括班里的卫生,班里的考勤,班里的纪律都要她管,忙的不可开交,不过,越是忙她倒觉得越高兴。

在梅婉婷的一生中,这一段时间是她最高兴的一段时间,也是她记忆最为深刻的一段时间,过了很久很久,她还常常会想起那个时候。完家村,完家村小学校以及完家村小学校里的那些同学们,还有让她永远不能忘记的完家村小学校里的李可燃老师,李老师那和蔼可亲的样子永远地刻在了她的脑海,就连那破旧的窑洞里熏得黑得就像油漆涂过的一样她都记得是那么清楚。还有小学校窑洞门前面的那棵大柳树以及那颗柳树上挂的那片犁铧都记的是那么的清楚。

作者闲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