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枭姬驯鹿记(三国) > 第 92 章

第 92 章(2/2)

目录

沈友此言无异于在扯毁江东孙氏忠心汉室的形象,直接讽刺孙权虚伪。</p>

“来人!”孙权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挥袖厉呵,“沈友谋逆作乱,既已认罪,理当伏法,拖下去,杀!”</p>

门外即刻涌进几名守卫士兵,一下就钳制住沈友,将他按倒在地。</p>

在被拖下去时,沈友仍旧放声大笑,状若癫狂,“谋逆反贼反说他人谋逆,可笑可笑!哈哈哈……”</p>

不一会,笑声中止,堂外传来人头落地的声音,接着一名士兵快步走进,衣甲上溅上了淋漓血迹,跪地抱拳,向孙权回禀说逆贼已伏诛。</p>

眨眼之间,一活生生的人就已身首异处。</p>

孙权神色冷漠,挥手示意士兵退下,展了展衣袖,又坐了回去。</p>

坐在下面的众人反应各异,有拍手叫好的,有摇头叹息的,也有面露惧意的。陆议收回望向堂外的目光,与陆绩对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地皱眉。</p>

沈友是出身江东世族的青年才俊,他被杀虽是咎由自取,可江东本地出身的官吏及世族名流大多还是不禁心生畏怯。</p>

他们这才深深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吴侯虽行军打仗不如讨逆将军孙策,但杀伐决断绝不亚于其兄,虽然他继任后着力招纳江东士人,礼贤下士,关怀备至,私下里宴请臣僚,也是与大家饮酒大笑,从不端着主君的架子,可一旦涉及底线,他也绝不会心慈手软。</p>

屏风后,孙尚香也才明白过来为何孙权选择在宴会上揭露沈友,若是私下处置,恐怕又会引得江东官吏士民暗中揣测非议,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沈友自己招认,不仅能光明正大地处决他,同时对其他人也起到了震慑之意。</p>

念及此,孙尚香摇头轻笑,笑中却带了丝一言难尽的感触。</p>

孙权不愧是后来与曹刘三分天下的帝王,年轻时的心计权谋已远超常人。</p>

此时,堂上在讨论如何处置沈氏族人,有说男子皆处斩,妇孺没为奴,也有说知情者同诛,其余人流放,孙尚香不想再听,转身欲从后门出去,忽然又听见一男子朗声打断众人的话,“吴侯,在下有一言!”</p>

听着像是陆绩的声音,孙尚香双眉微皱,不由站住脚步。</p>

陆绩起身走到堂中,面色严肃地反驳方才多人主张严惩沈家的言论,字字句句,铿锵有力。</p>

“汉太宗文帝除诽谤、去肉刑、废连坐,广恩博施,惠修百姓,不诛无罪,罪人不帑,是以海内殷富,天下归心,民不犯法,无所刑也。”</p>

“今天下分崩,百姓罹难,饥馑流亡,民心思安久矣,还望吴侯宽仁为怀,广布恩德,赦免沈氏族人之罪。如此,沈家必当对吴侯感恩戴德,再者,宽刑省罚,岁月有年,必得百姓爱悦,民心归附。”</p>

说完,他郑重向主位上的孙权揖手一礼,随即挺直背脊,毫不在意周围或轻视或讥嘲的目光。</p>

陆绩话刚说完,立马就有北方派的官吏出言反对,“自古圣帝明王,惩奸罚恶,尚罪及妻子,周礼有言,刑乱邦用重典,当今天下大乱,世风日下,不法者甚重,刑不重则不足以惩恶立威。沈氏族人包庇罪人,理当株连!”</p>

接着,孙氏宗亲里也有人对陆绩为沈家求情的行为表示怀疑,“听闻陆曹掾与沈家走得很近,与沈友之侄更是莫逆之交。陆曹掾力保沈家,真是为了公道大义吗?”</p>

问这话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正是孙权的堂弟孙皎,哪怕对面是宗亲公子,陆绩仍然丝毫不惧,大声反问道:“公道自在人心,岂容空口白牙随意攀诬?若非以一人之罪而波及全族,那敢问四年前定武中郎将孙暠起兵反叛,何以仅处以圈禁之刑?”</p>

堂上众官吏又被陆绩这直言犯上给惊了一跳,孙权也不禁皱眉,面露不豫。</p>

陆议双眉紧皱,袖中手渐渐攥紧,眼神担忧地望着堂中的陆绩。</p>

孙皎是孙权叔父孙静的第三子,也是孙暠的三弟,并未受到其兄叛乱一事牵连。</p>

建安五年,孙暠起兵夺权未遂,孙权顾念宗亲之情,并未诛杀孙暠,只是将其流放会稽幽禁,而对于叔父孙静及其余诸子,非但不予追责,反而多加安抚,仍旧提拔重用。</p>

孙皎一下子被陆绩问得哑口无言,面色涨红。心想他是孙氏宗亲,岂可与沈氏一族同日而语?何况吴侯就是他的堂兄,陆绩言下之意,难道要吴侯给自己定罪不成?</p>

“放肆!”反应过来后的孙皎怒指陆绩,叱问道:“你这是在指责吴侯处置不公吗?”</p>

眼看单纯的求情就要变成诋毁吴侯,陆议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理,即刻起身走到陆绩身旁,向孙权躬身一拜,言辞恳切道:“公纪只是希望宽刑以慰民望,并无他意,方才一时失言,还望吴侯恕罪。”</p>

说完他蹙眉瞥向身侧的陆绩,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注意言行,不要过激,陆绩深吸一口气,虽没再争论下去,但仍一脸倨傲不服输的样子。</p>

端坐高位的吴侯静静地看着陆议陆绩二人,一直未开口,神色也不愠不怒,令其他人有些摸不着头脑。</p>

孙权没有动怒,是因为他早就猜到陆绩会为沈家求情,也清楚陆绩向来狂瞽不知忌讳。</p>

多年前,在孙策为周瑜归吴举行的接风宴上,陆绩那时尚是一介白身,因年少坐于末座,就敢当众反驳孙策与张昭、秦松等谋主的观点,如今长大出仕为官,非但没有所收敛,反而越发直言敢谏,因而被许多官吏同僚所忌惮。</p>

孙权虽欣赏陆绩的才学,可也时常被他这耿介刚直、说话不懂委婉的性格弄得心烦,偏偏他还总有理有据,常常引经据典长篇大论,让人无法反驳。</p>

孙权没有立即下令惩治沈氏族人,也是存了试探之意,吴兴沈氏虽不比吴四姓名望大,但也是世家大族,孙权可以果断族诛丹阳之乱的叛贼,可面对江东世族,却不得不慎之又慎。</p>

不然一不小心,又会导致出现像四年前诛杀盛宪后,吴郡人心惶惶,亡叛者层出不穷的景象。</p>

孙皎刚被陆绩说得下不来台,心中恼怒,见孙权迟迟不发话,忍不住抱拳提议道:“主公,沈友及妫戴二贼皆乃盛宪余党,由此可见,若不尽诛逆党,恐日后会再次作乱,图谋不轨。依臣弟所见,此番不止要重惩沈氏族人,更要彻查与其联姻之家及过往甚密者。”</p>

陆家与沈家有亲,陆绩又与沈家的沈仪交好,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矛头是直接指向陆绩陆议。</p>

喜欢枭姬驯鹿记(三国)请大家收藏:()枭姬驯鹿记(三国)更新速度最快。</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