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2/2)
一句问话再度勾起孙尚香心中酸涩,她鼻尖发酸,眼眶更红了,忙垂下眼,用力摇了摇头。</p>
吴夫人凝视着她,柔声追问,“那你还想继续喜欢他,或是……直接让你二哥赐婚?”</p>
孙尚香沉默片刻,更加坚定地摇头,“他不喜欢我,若是硬逼他娶我,这是侮辱他,也是侮辱我自己。”</p>
她神情又变回了惯有的倔犟,但声音中难掩哽咽,还是泄露了心里的难过。</p>
不过,虽然伤心,却懂得放手,这何尝不是长大懂事的表现?吴夫人看着她,怜惜的眼神中又露出欣慰,“你能这么想就好,两情相悦尚难白头偕老,何况是一厢情愿?”</p>
吴夫人勾起了伤心回忆,将目光投向堂中虚空的一点,淡淡道:“我幼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母亲就怕你走我的老路。所以啊就想我还在的时候为你将亲事定下来,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儿女亲事向来是以联姻结盟或是拉拢重臣为目的,你二哥、四哥的婚事便是掺杂了诸多政治考量,可你是我唯一的女儿,母亲不想你也如此。”</p>
“一次次送丈夫儿子出征,日等夜等,却不知最终等到的是他们凯旋的战报还是阵亡的噩耗,这样的日子母亲过了大半辈子,不想你再经历这般煎熬,我就希望你未来的丈夫不用征战沙场,也远离官场争斗、权力风波。男方不必出身勋贵,亦不必超群出众,只要他家庭和睦,品性纯良,能敬你、爱你、一生对你好,我就能放心了。”</p>
“有时候,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反而能长久。”</p>
孙尚香安静地注视着母亲,看着她端庄华贵的妆发,纵有金玉钗环装点,仍掩不住鬓间的灰白,而听完母亲殷切的话语,这才明白这一年母亲催促她婚事背后的用心良苦,一时间内心酸楚再也按压不住,孙尚香倾身靠进吴夫人怀里,含泪哽咽,“母亲……”</p>
“其实从私心来说,母亲也想多留你两年。”吴夫人搂着她,沉吟半晌,叹道,“也罢,既然你还不想嫁人,那就不谈这事了,不过你得记住母亲对你说的话,把眼光放得长远些,你的未来的日子还很长,一定还能见到更美的风景,遇到更好的人。”</p>
孙尚香紧紧抱着母亲,闭上双眼,泪水潸然滑过脸庞。</p>
*</p>
此次孙尚香偷跑去海昌一事只有少数人知晓,孙权下了严令,不许府内知情的侍女护卫外传,同时派人抓了几个在坊间故意散播谣言的地痞,是以对于百姓而言,这不过是又一桩关于侯府不辨真假的绯闻轶事,没过几日就渐渐淡忘了。</p>
孙权接到了陆议的请罪文书后,又先后收到了孙宜和淳于式的上书,关于海昌开仓赈灾一事,两方各执一词,孙权却并不偏信偏袒亲族,派遣司法官吏前去查清事情原委,待得知陆议所书属实,便赦免其私开官仓之罪,并处罚了不俱实以奏灾情的州郡大小官吏,淳于式被撤去官职,复命顾雍为会稽郡丞,孙宜考虑到他宗亲身份,虽未重惩,但也被贬官,改任名士步骘为海盐长。</p>
东部灾情解决后,孙权加紧厉兵秣马,整军备战,转眼到了建安八年仲秋,孙权终于决定亲征江夏太守黄祖。</p>
此次出征,孙权令中护军周瑜与重臣张昭留守吴郡代理军政,他则亲率程普、黄盖、韩当、吕范、徐琨、凌操、周泰、吕蒙等心腹重将,并出动了战船数千,兵卒二万,声势浩大沿江而上,意在完成建安四年孙策未竟功业,一举消灭黄祖,为父报仇,夺取江夏。</p>
交战之初很顺利,休养三年、兵威正盛的江东军在各个得力虎将的带领下势如破竹,在长江上大败江夏舟军,黄祖抵挡不住,率残部逃回城池,江东军一鼓作气,进围夏口城。</p>
不料,就在将要攻克城池时,后方的豫章会稽爆发大规模山贼叛乱,孙权不得不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下令回军平叛。</p>
这次山越作乱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像是有预谋一般,趁着吴侯率大军攻打江夏,多地山越宗贼同时叛乱,且来势汹汹,残杀百姓,袭击城池。孙权亲自坐镇豫章郡椒丘,分遣诸将讨伐山越。</p>
这次西征江东虽胜,结果却不并令人振奋,不仅是因为中途回军没达到预想战果,更是因为江东还损失了两员大将。</p>
平虏将军徐琨中流矢不治身亡,校尉凌操轻舟追击败军时,被敌将甘宁射杀,凌统奋力夺父尸而回。孙权以其父死于国事,拜凌统为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统摄其父部下兵卒。</p>
消息传回吴侯府后,徐妍当即昏厥了过去,醒来后茶饭不思,一连哭了好几日,吴夫人忍下悲痛,在侯府内设灵堂祭奠。</p>
纵然孙尚香与徐妍不和,但看着她丧父后憔悴痛哭的样子,也不由心生怜悯。望着府内的再次挂起白幡白灯笼,想到三年前大哥的灵堂,内心更添哀戚。既为阵亡的姑父徐琨和凌操校尉,也为那些在战争中殒命的江东士兵。</p>
想到大哥,孙尚香不由又想到建安四年的江夏战役,忽然惊觉与这次的情况是何其相似!</p>
当时大哥也是正欲乘胜西进,但后方突起山越叛乱,上一次是广陵太守陈登受曹操所命,阴遣间使入江东,煽动严白虎余党作乱,难道这次也是曹操故技重施?</p>
喜欢枭姬驯鹿记(三国)请大家收藏:()枭姬驯鹿记(三国)更新速度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