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醒(2/2)
紧接着又有个人跟了进来,是她大伯家的女儿黎美兰,“玉是不是摔傻了,都不会说话了。”
黎美芝啐了她一口,“你才傻了,别瞎说。”
黎美兰悻悻,“躺了这都几天了还没动静,是不是瘫了。”
黎美芝一下子直起腰,“黎美玉你再乱说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黎美兰不甘示弱,“咋了,我说错了吗,王贵她媳妇从房顶上摔下来都瘫了半年多,那柿子树那么高,她能没事?”
“出去,你给我出去,别来我们家。”黎美芝推着黎美兰往外赶,“没见过你这号人,盼着人过不好。”
黎美兰嘟囔了句,“话还不让人说了。”说着走出屋外,把房门重重一摔,震的墙上的土簌簌往下掉。
黎美芝坐在床头,扒拉了几下黎美玉的头发,“妹你哪疼跟姐说说,你好歹吱声,千万别摔出个好歹,你要是出事了咱家怎么办啊。”末了重重地叹了口气,“你说你咋摊上这个命,咱家又穷生病了连医生都看不起,妈又快生了,这可怎么办。”
黎美玉眨了眨眼,强忍着把眼泪给逼了回去,既然已经这么惨了她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坚强地活下去。动了动嘴唇,有些黏黏的,“我没事。”女孩子稚嫩的声音从她嘴里蹦出,她都有些不敢置信,深深吸了口气又缓慢吐了出去,上天多给了她15年光阴她要是不笑着活下去,就对不起被换走的幸福,
“哎呀呀,你说话了真是太好了”黎美芝风风火火地冲了出去报信。
过了一会儿,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妇女端着个黑瓷碗走了进来,“玉你醒了,起来吃饭吧。”她把碗放在一旁的木架上,掀起被子把黎美玉扶了起来,“腿能不能动啊?”
黎美玉坐在床边试探着站了起来,刚一挨地,一阵刺痛从脚尖传至尾椎,如同一簇急速穿过的电流击的她站立不稳,一下子又跌了回去。
姚氏吓的脸都白了,“她叔,你快看玉这是咋了。”
院子里的人听到动静都急乎乎地冲了进来,黎美玉环视了一圈被这么多人眼巴巴地盯着,饶是见惯大场面的她也有些惊慌,“我没事。”她只是长时间不动,腿有些麻。
小弟黎保木也从人群中伸出了个脑袋,眼疾手快地从杯子里翻出烤红薯,“姐,你咋还没吃呢?”
黎美芝一把揪起他耳朵,“红薯哪来的,是不是你偷的。”
黎保木疼的直跳脚,“疼疼疼,你放开我,这是我在地头捡的,不信你问黑蛋他们。”
黎美芝松了手,嘴上却是不饶人,“那地我们都刨了好几遍,怎么也没见着个红薯蛋。”
姚氏把架子上的碗端了过来,把筷子递给黎美玉,“玉快趁热吃,一会儿凉了。”
黑瓷碗里飘着一小把白面条,上面卧着一整只荷包蛋还撒着些葱花,看上去鲜绿可口分外诱人,黎美玉清楚地听到周围人肚里里咕噜作响,而黎保木馋的更是口水都流了下来。
她抬头环视着这一家人,老大黎保军不在,老二黎美芝脸圆圆的,老三黎保刚瘦得跟麻杆一样,老五黎保木像颗黑豆苗,而她叔黎正新面色黑红,饱经沧桑的脸上皱纹深刻,至于她妈姚氏,四十多岁的人头发有些花白,看起来就跟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一样,不,比那更惨,大肚子往外凸着更显得衣襟有些短,衣服上补丁摞补丁,有黑有蓝,有深有浅。
这就是她能看的到的明天,和一群处在水深火热边缘的人们,在遥远而贫瘠的时空中,相互依存。
屋门再次被打开,有个略显尖锐的声音在众人背后响起,“哟,还吃白面条呢,借我家的粮食啥时候还。”
作者有话要说:黎家简谱:老太爷(黎书跃)老太太(林红梅)
大伯家:大伯(黎正凯) 大妈(李秋娥)老大(黎保国)老二(黎保家)老三(黎保民) 老四(黎美兰)
黎美玉家:她叔(黎正新) 她妈(姚春荷) 老大(黎保军) 老二(黎美芝)老三(黎保刚)老四(黎美玉) 老五(黎保木) 老六(黎美淑)
二个姑姑:黎秀华黎秀丽
我翻看了很多资料和实录,那个年代不同的城市和农村,农村和偏远山村差别非常大,不合理的不一定不存在,涉及一些敏感话题,背景架空了,请勿细致考究,感兴趣的请帮忙收藏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