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挺直腰顾青教兄(求追定)(1/2)
虽然只不过是三十文钱。
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农户来说,也是几亩地的收成。
而顾老头和顾青自然也不想欠着一个三十文钱的人情,早一些还了,也能早一些安心。
无债一身轻。
顾青可不想自己十五岁就开始一直背着外债。
还完了乡里乡亲们的钱,差不多也有十贯左右了。
剩下的都是顾大爷、顾二爷、顾四爷、顾五爷等人,他们这四房拿出来的钱是最多的。
顾老头带着顾青,提着顾青从浦子口集市买回来的礼品,一家一家上门拜访。
礼品也没多贵重。
但是顾大爷等人依然笑语相迎,倍感欣慰。
对于顾老头递过来的钱财,也没拒绝,坦然接受,存放了起来。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顾家这五房还算是可以了。
没有出现那种借了钱不还,对亲戚抠抠搜搜,又或者是嫌贫爱富的人。
毕竟,在这样一个时代,除了依靠血缘拉近关系,报团取暖之外,也没有其更为牢固的关系人脉了。
什么远亲不如近邻?
在大明,亲就是亲,邻就是邻。
等到走出了顾五爷的家宅,走到了小路上。
顾青明显感觉到顾老头的脚步更稳重了一些,也更轻快了不少,腰杆子也直起来了。
想当初,顾老大出事儿的那一天,顾老头带着断了腿的顾老大回到家中。
那略显佝偻的身子,苍老的面容,无神的双眼。
万历元年的年关,顾老头弯下的腰,在这万历三年的年关,再一次直起来了。
这一年的年关。
顾家尤为热闹,前来登门拜年道贺的人,从大年初一就开始,一直络绎不绝。
前来顾家的人,首先要拜的便是那挂在正堂屋檐下‘才学兼优’的匾额。
不少游学归来的学子们,也都会过来。
甚至是还有五六十岁的同村老童生,也都来了,参拜一下皇上亲赐的‘才学兼优’匾额,蹭一蹭文气,希望几年后的院试,能够高中。
大明这时候是信这个的。
顾青也只好一直开着门,谢绝了有一些人提来的礼品,就简单地拜个年,蹭个文气。
就这,顾老头都笑得合不拢嘴。
顾青则是趁着还有十余天的假,开始给顾学州补课,讲述自己邮寄给他的两本读书心得。
以及县试、府试该如何破题、写杂文、八股文。
其实,这也都是应试教育,就相当于是前世考公写申论一样,三道材料题,再加上一个一千字的申论大作文。
首先就是作诗,第一场默写四书五经的文两篇,再加上一首试帖诗,一般以五言六韵或者是五言八韵为主。
默写对于顾学州来说,已经是手到擒来,不会出现什么错误。
他现在读了七年的书,考了七年的县试啊。
四书五经的内容早就已经熟背于心。
只不过,顾学州在作诗一道上,确实是差了不少,别说押韵了,就是这做出来的诗,过于生硬。
顾青直接交了他一个本办法。
“不管是五言六韵也好,还是五言八韵也罢,我们可以确定首联的韵,按照这个韵,在草纸上面尽可能地罗列出来通韵的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