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那些事14《三教》(2/2)
两人商议一番,决定先去停尸房查看王老虎的尸体。夜幕降临后,他们翻墙进入县衙,找到了停尸房。
停尸房里阴风阵阵,王老虎的尸体躺在一张木板床上,身上盖着一张白布。陈元掀开白布,只见王老虎的胸口有一个深深的掌印,皮肤呈青紫色,显然是中毒而死。
“这掌印不像是清风子的。”陈元皱眉道,“清风子是道士,修炼的是道家内功,掌力应该是刚猛路子,而这个掌印却阴柔诡异。”
了空和尚点点头,道:“贫僧也觉得奇怪。或许,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两人急忙躲到暗处,只见一个黑衣人闪身进来,直奔王老虎的尸体而去。黑衣人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瓶,正要往尸体上洒什么,陈元突然大喝一声:“住手!”
黑衣人一惊,转身就跑。陈元追出去,却发现对方轻功了得,转眼间就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客栈,陈元与了空和尚彻夜未眠。他们分析,王老虎的死可能与三教中的某一派有关。那掌印阴柔诡异,很像是佛教密宗的手法,而黑衣人使用的毒药又带有道教的特征。
“难道是三教中的某一派在背后搞鬼?”陈元疑惑地说。
了空和尚沉思片刻,道:“贫僧听说,最近江湖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组织,自称‘三教合一’,专门从事暗杀活动。他们的成员来自儒、释、道三教,手段诡异,行踪不定。”
陈元点点头,道:“看来我们得从这个组织入手。明日我去拜访汴梁城的儒学院,大师去打探一下佛教寺庙的情况,如何?”
了空和尚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
次日,陈元来到汴梁城的儒学院,找到了院长李夫子。李夫子是当地有名的大儒,对三教之事颇有研究。
“陈公子所说的‘三教合一’组织,老夫也有所耳闻。”李夫子叹了口气,道,“这些年来,三教之间明争暗斗不断,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勾结外敌,做出卖国求荣之事。”
陈元心中一惊,忙问:“李夫子是说,这个组织与元朝的敌人有关?”
李夫子点点头,道:“不错。据老夫所知,他们暗中与红巾军勾结,企图推翻元朝统治。而王老虎的死,很可能就是他们设下的一个局,目的是挑起三教之间的矛盾。”
陈元恍然大悟,急忙赶回客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了空和尚。两人决定立刻行动,揭穿“三教合一”组织的阴谋。
三天后,“三教合一”组织在城外的一处破庙中举行集会。陈元与了空和尚化妆成信徒,混入其中。
破庙内灯火通明,几十个黑衣人正跪在地上,听一个头戴斗笠的神秘人讲话。那神秘人声音沙哑,说道:“弟兄们,我们的计划就要成功了。只要挑起三教之间的矛盾,元朝的统治就会土崩瓦解。到时候,天下就是我们的了!”
陈元与了空和尚对视一眼,正要动手,忽听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群官兵冲了进来,将破庙团团围住。
神秘人大惊失色,正要逃跑,却被陈元拦住。两人交手数招,陈元发现对方的武功果然融合了三教之长,难以对付。
就在这时,了空和尚突然大喝一声,施展佛法,将神秘人定在原地。陈元趁机点了他的穴道,将其擒获。
原来,李夫子早已将消息通知了官府。官兵们趁机将“三教合一”组织一网打尽,清风子也被无罪释放。
三个月后,陈元的《三教源流考》终于完成。在书中,他详细记录了三教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三教合一”组织的阴谋。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三教之间的关系。
清风子回到三清观,继续修行。了空和尚则云游四方,宣扬佛法。陈元则收拾行囊,准备前往下一个地方,继续他的游历。
临走前,陈元来到城隍庙,向老庙主告别。老庙祝笑着说:“陈公子,你可知道,那‘三教合一’组织的头目是谁?”
陈元摇摇头。老庙祝压低声音道:“就是那个神秘的道士,去年在相国寺外救过小沙弥的那个。”
陈元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老庙祝接着说:“他本是三教中的奇才,却误入歧途。如今虽然被擒,但江湖上的恩怨情仇,又岂是一朝一夕能了结的?”
陈元叹了口气,转身离去。夕阳下,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官道上。而汴梁城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