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三教同原录 > 第34章 隐磻溪垂纶抱道 呈制命践约迎师

第34章 隐磻溪垂纶抱道 呈制命践约迎师(2/2)

目录

吏曰:“此无主矣!”

伯曰:“有国者为一国之主。”

天下闻之,曰:“西伯泽及枯骨,况生民乎!”

时有丹凤鸣于岐山。

天柱有一兽,白虎而黑文,尾长于身,不食生虫,游于山下。

散宜生曰:“此仁兽也,名驺虞,仁君出乃见。”

史佚因作虎书以纪瑞。

西伯令子旦为政于国中,子奭宣布于诸侯,德教化行。

天下归周者,荆、梁、雍、豫、徐、扬六州,惟青、兖、冀三州尚属殷纣。

西伯仍率诸侯以朝商。

丁丑夏,太公曰:“君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西伯即发仓廪以赈贫穷。

是秋,太姒梦商之庭产棘,子发取周庭之梓,封于阙,梓化为松、柏、柞、棫。

寤以告西伯,西伯命发占之宗庙,大吉,群臣拜贺,发有德色。

西伯曰:“尔何梦耶?”

戊寅冬,西伯寝疾,召太公,子发曰:“呜呼!天将弃予,予欲师至遒之言,明传子孙。”

太公曰:“若何而用?”

西伯曰:“先圣之言,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

太公曰:“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健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必以义胜欲,以敬胜怠,乃为吉也……”

言未终,西伯讶曰:“此赤雀丹书之语,子何符之?”

太公曰:“偶相合,何足异也!”

西伯知其决非凡品,乃命太子发奉事太公,当师之、尚之、父之。又嘱曰:“殷王虽无道,然吾家,世事之,必当敬守其职,并教以太公之语,载在铭府,发拜受。”

起五日,伯见一童子自空而下,口称:“先生期我百岁来会,今其时矣!”

西伯恍如旧交,省曰:“子非吾弟子姜若春乎!在大宛时,授汝制命九方,曾合服否?”

童子曰:“服竟,经二百岁转少。南来遇老彭,以师礼待我,乃授其方三首。带数丸于此,先生试尝之。”呈一丸于榻前。

西伯拈噙于口,顿觉身体翕翕飞动。若春亦嚼一丸飞去。

西伯问左右:“曾见否?”惟小内侍见之。

西伯遍召叮咛:“迟葬我十霜,终能解去。”言罢,奄然而逝。

己卯夏,遵贵命权厝。

明祀庚辰,发嗣立为西伯。

生得骈齿剔眉,刚强果决。

尊太公为师尚父。

西伯发与弟旦、奭、高相洽,而旦孝弟忠信,立为辅,以奭为佐。

太公以黎侯不道,遂率命征之。辛巳,南宫适为将,率师戡黎,破其郛郭。

邗侯来援,适提胜兵击之,获邗及黎二君。迁邗侯于瞿,免黎侯归国自省。

殷贤臣祖伊,奔告于王。

王曰:“我生命在天,是何能为!”伊挈家避于巢东。

纣有佞臣雷开进谀言,赐金玉而封之。

傍淇水,起一高楼,名摘星楼,与妲己游宴其上。

斮朝涉以辨骨髓,刳孕妇以验男女。

民惧其残虐,弃殷归周。

太公进曰:“殷德游昏,若举兵东向,庶无不乐从者。”

西伯以遗命不敢违,太公曰:“善继志述事为大孝。先君以丹书授子,盖谓时至勿疑。举吊伐之师,仁莫大焉!”

西伯悉任师尚父所行。

戊子秋,大兴东征之旅。筑坛于南郊,祷告天地祖宗。

拜太公为上将,适为司马,夭为司徒,生为司空,并诸受符节。

有司载父昌木主于辂车,凡事禀命而行。

师尚父用革车三百乘,甲士三万六千五百人。

东征至洛水,墨胎二老阻路,扣马而谏。

左右欲加以兵,太公曰:“此义士也。”令扶而去之。

西伯不欲东征。

渡黄河,中流有白鱼突入舟,西伯以为不祥。

尚曰:“鱼,鳞介之属,兵象也。白者殷之正色,今入我舟,天命归周之意也。”命庖人烹之,以祭百灵。

既渡,有火自上至西伯之屋,流化为乌,其色赤,其声魄。

散宜生曰:“乌乃孝鸟。君能终成大业,故鸟瑞臻。火化而赤者,吾所尚之,正色也。声魄然,安定意也。”

伯乃释然,登陆整旅而进。

时四方诸侯不期而会于孟津者八百,皆头受盟。

兵抵宁县,畿内共伯胙侯拒敌。

太公令退兵勿战,诸侯咸以为懦。

西伯曰:“天命未可也。”

还归丰宫,葬父昌于毕郢,举棺如无物,中有声吃吃。

明祀庚寅,诸侯合兵伐殷。纣师小胜,诸侯退俟西伯。

纣愈肆淫虐。

王子须务为谄谀,纣深信其言。

微子数谏不听,痛殷之将亡,乃遁于荒野。箕子谏亦不听。

汾河西北有白彪出,子须奏仁兽驺虞现。

纣知汾水多洞,令比干往驺虞山筑台避暑。

比干进谏不去,纣怒曰:“知物理盛衰者为圣人。吾闻圣人心有七窍。”

遂杀比干,剖视其心。

其子坚逃难于长林山,因林为氏。

箕子闻而惧,乃佯狂于市,纣令囚之,髡钳以为奴。

内史向挚,载其图法奔周。

太师疵、少师疆亦抱祭器、乐器归周。

纣以师延代之,作朝歌北鄙之音、比里之舞,靡靡之乐。纣闻之乐而忘倦。

时怪异迭见:夷羊在牧,蜚鸿满野,山鸣河竭,天雨肉雨石,两日见,龟生毛,兔生角,女子化为丈夫,宫中夜闻哭声而不见人。纣日耽淫乐,置若罔闻。

西周闻微子去、比干死、箕子囚,太公谓西伯曰:“殷之民望绝矣!宜速伐之!”大举甲士四万五千人东伐。

是岁庚寅冬,乃纣五十二祀,渡河会诸侯于盟津。太公作《泰誓》,告以伐纣之故。

辛卯春正,师至鲔水。纣使大夫胶鬲来觇周师,并问以会期。

伯待以客礼,曰:“吾将以甲子至殷郊。”鬲辞去。

时天雨不止,传命疾行,癸亥夜,果至殷郊,筑土城以卫。

甲子昧爽,太公登高而望。

西伯着戎衣,率诸侯之师,军于牧野,亲誓于众。

太公拨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驰入殷师。

殷之前徒,倒戈反攻其后。

纣败入城,登鹿台自焚。

移纣尸于玉门外,西伯拊尸三踊而哭,礼葬之北郊。

获妲己于摘星楼,命斩之。

行刑者见容媚而惑,莫能动手,易一人仍如是。

太公知其妖,令以物蒙其面而斩之,悬首于太白之旗。

微子衔璧迎降,乞勿害民。

西伯扶慰曰:“发为吊民疾苦也。”

二月,诸侯请西伯膺命,以正位号。西伯再拜不受。咸推戴之至。

正是:本意吊民伐罪,孰知应天顺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