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公堂论道(2/2)
这点东西当然难不倒姚广孝,笑着言道:“长子身上肩负着承嗣祖宗正体,传承香火的众人,而父亲服丧三年,并不是在给儿子服丧,其实是在给祖宗服丧!”
李泰则冷笑道:“那我且问你,这当今世上,你可曾听闻有那位当爹的会替儿子守孝三年?”
姚广孝一愣,他已经大概猜到接下来李泰会说什么了,心中突然对李泰起了好奇和佩服。
“所谓三从四德,乃是商周之礼,如今移风易俗,为何还要遵从,你若是说必须要遵从的话,什么时候天下间死了长子的爹都要守孝三年,那沈姑娘自此守节,绝无二话,可若是做不到,那为何沈姑娘不愿替一个有名无实的夫君守节,便是替天下间的纲常伦理守节了呢?”
“说的好!”
无论是公堂之上,还是公堂外围观的百姓,皆都被李泰所言镇住,寂静一片无一人开口,只有萍儿兴奋的满脸通红,欢快的顾着掌,就和她家小姐一样,丝毫没有在意别人投过来的怪异目光。
而后这一回就换成了李泰挑衅的看向了姚广孝,他也是有脾气的,这人非要过来横插一脚,李泰自然也有了好胜心。
不就是论道么,前世在各种论坛上一人键盘战群儒的时候,他还没怕过谁呢。
姚广孝看见了李泰这个眼神,也是笑了一下,随后言道:“阁下所言,却是有失偏颇,在我看来,这并非是移风易俗,而应该是礼乐崩坏,且正是因为现在礼乐崩坏,我才觉得沈姑娘更应该遵从礼教,不可与世俗同流合污!”
李泰却是冷哼一声言道:“敢问这位,在《议礼》中所言,臣子应当为天子服丧多久,在淳皇帝,仁祖去世时,圣上体训民情,未曾遵守礼制让天下服丧,难道圣上此行,也是带头崩坏礼法不成?”
所谓淳皇帝仁祖,其实就是朱元璋的老爹朱世珍,在朱元璋登上皇位后,将自己的老爹也封了个皇帝,庙号仁祖,谥号淳皇帝。
只不过只是加封,因为朱世珍在这之前已经去世了,但是依照礼法,这个服丧的规矩,也应当补上。
这一下就连姚广孝也不能说话了,再说那就是非议君王,容易被扣上一个谤君的帽子。
虽然说姚广孝一心想要造反,但是那造反,也肯定不是造朱元璋的反,否则他也不可能在朱棣身边蛰伏了十多年,知道朱允炆上位,才开始有所行动。
至于上方的崔兆庸,早就已经麻木了,下方二人所说的每一句话,他都未曾听过,甚至于,他都有些自我怀疑了,和这二人比起来,他真的能称之为读书人么?
只不过一想到后堂里的杨宪,崔兆庸又举得,自己若是不说些什么,未免显得自己太过无能,支支吾吾半天之后,方才言了一句道:“圣上乃是天子,怎可用常理拘束。”